事件:2022年3月中国统计局制造业PMI下降0.7至49.5,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下降3.2至48.4,综合PMI产出指数下降2.4至48.8。
第一,供需两弱拖累制造业PMI明显下滑。其中生产分项指数时隔四个月再度跌至荣枯线之下,新订单指数无论是环比降幅还是绝对值均为疫情以来的最低点,两者是本月制造业PMI下滑的主要拖累因素。
第二,疫情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,制造业内外需同步走弱。3月初国内疫情再度多点爆发,部分地区防疫政策收紧,叠加春节后季节性因素消退,国内终端需求明显回落。与此同时,俄乌冲突对欧洲经济产生了明显影响,而欧洲作为我国出口重要目的地之一,其经济增长放缓也意味着外需回落的压力增加。
第三,产成品库存回升。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仍在制约制造业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意愿,原材料库存指数继续下降,而需求超预期下滑导致产成品库存被动回升。
第四,制造业PMI中两个价格指数分项继续上涨,下游企业成本压力回升。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,两个价格指数均延续了开年以来的反弹趋势。根据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和PPI环比的相关性,估算得3月PPI同比为8.0%。
第五,小型制造业企业PMI低位回升。但这种反弹更多是因为前值较低,目前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仍然困难,它们面临较大的成本上涨压力,但难以向需求端价格传导,而且从业人员指数环比下降也更快,凯发备用网。非制造业方面,3月服务业景气程度大幅回落,企业生产经营预期降至疫情以来最低点,表明本轮疫情的爆发对服务业企业信心的影响远超以往。建筑业商务活动继续回暖,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处于较高景气区间,反映出建筑业整体预期仍较为乐观。
从3月统计局PMI数据来看,在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,以及国内疫情多点爆发的影响下,我国经济面临的供给冲击、需求收缩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明显加重,这亦引起了政策端的关注,近期举行的国常会、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都释放了较为积极的信号。往后看,除货币政策外,财政政策、产业政策也均有进一步发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。
(钟正生系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)
文章作者
钟正生